燈,在佛教中又稱作「燈明」、「明燈」,意指供奉於佛前的燈火,有油火、蠟燭火等類,為點燃燈火,以取光明之意。
 
忠孝堂的天燈稱為「福祿天燈」是常年不熄的活火天燈,與民間所稱的「孔明天燈」(利用熱氣上升原理製作燈盞飄浮於空中)截然不同。因為此天燈所採用的油燈是屬油活火,油代表精、燈心代表氣、火代表神。每年大年正月初一日子時啟點,護佑元辰光彩,消災解厄,身體健康,事業興順,運途光明,闔家平安。
 
補述【燈明】廣義:
依佛教的供燈有光明之義,可破闇代表智慧;也有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之義,比喻菩薩行菩薩道的無私奉獻。或者透過每日做早晚課時,來提醒自己要學習諸佛聖神菩薩的精神。油燈當然都必須不間斷的延續(點)下去,以比喻行菩薩道是沒有停止的。
 
佛光大辭典【燈明】:
在佛塔、佛像、經卷前燃燈,能獲大功德,於諸經典中之例甚多。如施燈功德經謂,信仰佛法僧,布施少許燈明,其所得之福報無限。又謂佛陀入滅後,以燈明布施塔寺,於此世可得三種淨心;命終時,由於善心不失,可得三種智慧,死後則可生於三十三天。

賢愚經卷三亦言,貧女以至誠所獻之一燈,永遠不滅,王者所獻之諸燈則已滅盡;此即所謂「貧者一燈,長者萬燈」,乃強調誠心之重要。又依佛教之規必於佛堂或佛壇供燈明,即依諸經所說而行。

不分晝夜所點之燈(通宵燃明之常夜燈),稱為常燈明,或長明燈。點燃眾多燈以供養佛之法會,稱為萬燈會。

燈明可破闇為明,故經中常將法、智慧比喻為燈。如謂以智慧照破愚癡闇障,遂有稱智慧為無明長夜燈炬者。又法脈亦稱法燈,師父傳法於弟子,稱為傳燈;承續之,稱為續燈;延續不絕,稱為無盡燈。

 

祈福結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