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聖帝君

帝君姓關,名羽,本字長生,又字雲長,三國蜀漢河東解梁人(乃山西省晉縣西南),生於後漢桓帝延熹三年(公元一六〇年)六月二十四日。帝生時,有烏龍見於村,旋繞居宅。幼而英秀奇偉,天資聰穎,尤深左氏春秋,頗有膽識;並與張飛(桓侯大帝)、劉備(昭烈皇帝)情同手足,出生入死、形影不離,勇扶漢室,一生忠義,堅守五常。於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二一九年)十二月七日,全忠孝;至此一代英豪為漢室而捐軀成仁,其英名萬古流芳,並享受人間萬年香火。
帝龍潛時任南天文衡聖帝,本相乃 關聖帝君;又稱協天大帝,俗稱武聖 關公;民間生意人尊稱為武財神;儒門弟子尊奉為五文昌之一;鸞門尊稱為 關恩主,領御眾神開壇闡教。帝自成仁後,歷代均有封諡,其最後封稱為「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」,享春秋二祭大典。

封金挂印的故事
關聖帝君暫居曹營時與曹操約定:降漢不降曹,若知劉先主備去向,不管千里萬里,都要趕過去追隨,可謂「明來明去」。期間,曹操贈予異錦戰袍, 關聖帝君卻將新戰袍穿於下,劉先主備所贈的舊戰袍罩於上,以示不忘兄長的舊賜。接著,曹操將呂布的座騎赤兔馬相贈時, 關聖帝君感激得再三拜謝。曹操十分疑惑,過去屢送美女、巾帛,都不言謝,今日何以如此? 關聖帝君答以赤兔馬日行千里,若知兄長下落,一日就可見面了!曹操又表奏朝廷,封 關聖帝君為「漢壽亭侯」,並鑄印贈予。漢壽亭係地方名, 關聖帝君見印中未冠國號「漢」字,於是堅持不受,後再重鑄為「漢漢壽亭侯」方才接印。不久之後,關聖帝君獲孫乾相告,知劉先主備在袁紹軍中,隨及至相府拜辭曹操。曹操愛才不願 關聖帝君離去,所以屢次避不見面, 關聖帝君於是修書辭謝,並將所獲贈的金銀,一一封置庫中,漢漢壽亭侯印懸於堂上,護送二位皇嫂瀟灑離去。
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七回描述曹操歎謂:「雲長封金挂印,財賄不以動其心,爵祿不以移其志,此等人吾深敬之。」據說 關聖帝君發明了「原、收、出、存」的記帳法,以清楚表白自身的一介不取,被喻為會計專家,被生意人奉為財神,讀書人拜祂為文教之神,練武的人尊奉祂為武聖。以孺慕之思,瞻仰關聖帝君聖容,乃是每一位敬仰善士都有的深刻體驗。 關聖帝君面如重棗、臥蠶眉、丹鳳眼、五龍鬚,在中國傳統色彩學和面相學上皆深具意義。面如重棗:棗子色深暗紅,象徵「忠誠、直率」。 關聖帝君扶漢興劉,無論在何時何地皆堅貞如石毫無貳心,因此臉龐紅如赤心。《明聖真經》恭述:「面赤心尤赤。」臥蠶眉:是指眼眉頭低尾高,秀長而起伏似臥蠶的形象,唯有英明堅定的卓越人士才有此一特徵。丹鳳眼:鳳鳥乃是傳說中的瑞鳥,頭部和翅膀的毛色赤紅,故又稱為丹鳳。丹鳳眼乃形容 關聖帝君英姿煥發,眼梢往上翹,雙眼猶如丹鳳鳥般的晶瑩輝耀。五龍鬚:據說 關聖帝君鬚長一尺八寸,乃是歷史上有名的美髯公。因此《明聖真經》恭述:「鬚長義更長。」以長鬚來傳達 關聖帝君的忠義精神。所謂五鬚指上唇兩綹、下唇三綹鬍鬚。加上「龍」字,乃因據傳 關聖帝君的長鬚係北海龍王的化身,藉此龍王將自己的全部神力都授予了 關聖帝君。

關聖帝君八德全修
關聖帝君為三教所共尊,儒教奉為五文昌之一,有尊為「文衡帝君」、「關西夫子」;道教奉為「協天大帝」、「翊漢天尊」;因顯聖玉泉山,在佛教又尊為「蓋天古佛」。關聖帝君的尊號,係來自於明朝神宗萬曆四十二年〈1614年〉因宮中伏魔,敕封為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」。關聖帝君因八德全修,歷經種種試煉與誘惑,因此深受世人敬仰,方能享受萬代馨香,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聖誕千秋。於《南天文衡聖帝傳略》記載根據八德全修,恭述 關聖帝君的一生。
1. 孝者敬順長輩:十七歲時(公元一七六年),娶聖后胡氏,育三子;長平、次興、三索。黃巾賊張角作亂之時,眼見亂臣賊子蜂起,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,以匡扶社稷報國。
2. 悌者友愛兄長:二十五歲時(公元一八四年),與劉先主備、張桓侯飛桃園三結義,誓言上報國家、下安百姓;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。因破黃巾賊有功,劉先主備獲升安喜縣令,到任之後,三兄弟食則同桌、睡時同床;劉先主備若在稠人廣坐, 關聖帝君與張桓侯飛必侍立數日而不言疲累。
3. 禮者節制和諧:四十一歲時(公元二〇〇年),與曹操戰於下邳,為曹所困,為保護兩位皇嫂暫寄曹營, 關聖帝君請皇嫂居內院,自往外院。曹操為亂其君臣之禮,示意張遼黑夜滅燭, 關聖帝君破壁斥責遼不德,並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《春秋》,曹操更為心折。
4. 義者正當合宜:關聖帝君暫寄曹營時,即表白降漢不降曹,忠臣不事二主之意。一旦有兄長消息,不管千里萬里必定辭別投奔,以示不忘故主、明來明去的義氣。期間,發生幾則情義兼備的事蹟,如罩舊袍、贈赤免馬、封 金挂印等事蹟。 關聖帝君過五關斬六將,千里尋兄時,於古城遇張桓侯飛,桓侯怒責以忠臣寧死不屈,大丈夫豈能事二主?!關聖帝君幾經解釋,桓侯皆聽不入耳,適逢曹將蔡陽前來叫陣,於是斬蔡陽以明志。此時劉先主備亦前來會合,兄弟三人終於再度聚首。
5. 廉者堅定操守:五十一歲時(公元二一〇年), 關聖帝君領命取長沙,與老將黃忠對仗。黃忠馬失前蹄被掀倒在地時, 關聖帝君絕不趁人之危,反而大聲喝道「快快去換匹好馬,再來一決勝負」,真是光明正大,亙古英雄難以比並。長沙守將魏廷弒太守韓玄開城門投降時, 關聖帝君且引領劉先主備入城親訪黃忠,黃忠於是歸順。
6. 信者誠實不欺:五十五歲時(公元二一四年),東吳孫權擬討回荊州,諸葛瑾手持劉先主備信函,令 關聖帝君見信後,即刻割還長沙、零陵、桂陽三郡, 關聖帝君以「將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」為理由,當面拒絕了諸葛瑾。於是孫權又安排魯肅,在陸口寨外臨江亭上設宴,邀請 關聖帝君赴會並埋伏刀斧手。 關聖帝君明知危機四伏,仍然輕裝簡從單刀赴會。最後, 關帝聖君佯裝醉酒,順勢右手提刀,左手挽住魯肅,行至江畔乘船,而得以全身而退,使得孫權計謀無法得逞。
7. 恥者羞惡勇氣:六十歲時(公元二一九年), 關聖帝君領兵攻打樊城,曹仁在敵樓上見關聖帝君僅身披掩心甲,於是速招五百弓弩手一齊放箭。 關聖帝君情急勒馬回營時,右臂中箭翻身落馬。關太子平一陣殺回,始得救父歸營。 關聖帝君拔出臂箭時,發現箭頭有毒,毒深入骨。名醫華佗大夫聞知英雄中毒箭,不請自來醫治。刮骨去毒時, 關聖帝君飲酒下棋談笑自若,後世欽為神勇。
8. 忠者盡己之心:關聖帝君扶漢興劉,忠臣不事二主,避退麥城(今湖北當陽縣)時,腹背受敵,終為東吳呂蒙的伏兵所襲。孫權屢屢勸降,關聖帝君與關太子平堅持「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,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」的決心,視死如歸,遂在臨沮(今湖北遠北縣)昇天。
關聖帝君一生坦蕩磊落,進退有據,而貼心細膩地兼顧到了人情事理。在此是非錯亂、善惡不明的社會中,其為所當為的浩然大義,正是我輩聖徒理應效法學習的。

榮登玉皇上帝
《洞冥寶記》記載,關聖帝君受三教聖人推舉榮登第十八代  玄靈高上帝玉皇大天尊,而農曆正月九日為 第十七代玉皇大天尊,玄穹高上帝的萬壽。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上元甲子《洞冥寶記》卷十第三十七回就刊載了一段 玄穹高上帝禪讓,關聖帝君繼任的訊息。《洞冥寶記》:「上皇為蒼穹聖主,已歷七千餘年,今三會收圓,三會龍華,三次封神,將要到期。事故繁冗,上皇髦期倦勤,…下議萬仙,宜擇賢良登極受禪。三教聖人推舉 關帝,眾仙額手稱慶,共同贊成。」明示 關聖帝君已升格為 第十八代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。《玄靈玉皇寶經》於寶誥中亦揭露了 關聖帝君升格的消息,「精忠大義,雄武英文,在三分國祚之時,漢賦豈容兩立。…存道存人,御宇蒼穹,任 十八天皇而繼統,執符今闕,渾三千世界於括囊」。

※ 關聖帝君聖誕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※


祈福結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