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.05.18

招財童子斗

財神降臨賜富貴
---文武財神廣施財運最受歡迎


民間信仰有關財神的傳說紛紜,
屢次進宮直諫卻遭紂王挖心而亡的比干,
生財有道、廣散金錢救濟貧困的陶朱公,
以受率領招寶、納珍、招財、利市四將的趙元帥,
三人皆被尊稱供奉為財神爺。

  在臺灣民間信仰,中財神有文武財神、五路財神等各種說法,甚至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,人們也祟奉為財神爺。武財神因書中記載不同,而流傳有關聖帝君與趙公明兩位;文財神也有兩位;一位是殷商時期的忠臣比干,另外一位就是春秋戰國時越王句踐的手下大臣范蠡。
  

民間年畫中,文財神的畫像是文官打扮、頭戴宰相紗帽、手捧如意、身著蟒袍、足蹬元寶。文財神與上元節的天官賜福是不同的,天官神態慈祥、笑容滿面;而文財神面容消瘦、略為嚴肅。

忠臣比干
  
民間信仰中第一位文財神是殷商紂王的叔叔比干,為人忠耿正直,看見紂王荒淫失政、暴虐無道,十分著急,時常進宮直言勸諫,紂王不但聽不進去,反而愈來愈討厭比干,再加上愛妃妲己在旁煽動,對比干的厭惡之情日益增強。
  有一日比干上朝勸諫,導致紂王大怒,竟對比干說:「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竅,今日我倒要看你這位盡忠為國的大聖人,心中到底有幾竅?」說完就命人當場將比干開膛剖肚,挖出心來察看。這件事情記載於《史記》《殷本記》中。
  為何被挖心的比干會變成民間敬奉的財神?這是出自明代陸西星所寫的《封神榜》。書中說紂王的愛妃妲己為千年狐狸所附身,進宮之後,以姿色迷惑紂王,從此國內諸侯不是被殺就是逃走,比干時常為諸侯求情而得罪妲己,此外,比干還請姜子牙打死妲己的姐妹玉石琵琶精,因此懷恨在心,就獻美人計使紂王挖出比干的心。
  比干明白自己的劫數難逃,忽然想起姜子牙曾交付一個錦囊,就馬上打開,見其中有靈符一道,言明依文字指示焚化服下後,即可逃過死厄,因此依錦囊指示,前往鹿仙台,親自動手剖肚挖心獻給紂王,然後用衣袍蓋逛胸膛,上馬趕回丞相府。
  行至半路,比干遇到一位賣空心菜的女子,此女為狐狸精妲己所化,比干聽見叫賣空心菜的聲音,十分驚異,問道:「菜無心能活,人若無心又將如何?」此女回答:「人若無心必死。」比干聞言即摔下馬,一縷忠魂直衝九霄,正逢天庭徵選財神,玉帝認為比干為國盡忠無辜被害,且心地純正、率直無私,敕封衪為掌管天下財庫之神,又因生前是文官,所以後人建廟奉祀時,尊稱比干為文財神。

陶朱公散財濟貧困
  
第二位文財神就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范蠡,范蠡本是越王句踐手下的大臣,足智多謀,受到越王禮遇。越王句踐與吳王夫差敵對時,形勢十分不利,范蠡獻計打敗吳王,成就了越王的霸業,然而句踐論功行賞眾臣時,卻不見范蠡的名字。
范蠡明白句踐的為人,知道他日後必會誅除心腹大將,就隱姓埋名逃往別處,臨走之前寫了一封信給好友謀臣文種,信中言道:「高鳥已散,良弓將藏,狡兔已盡,良犬就烹,夫越王為人,長頸鳥啄,鷹視狼步,可與共患難不可共處樂,將害於子。」可惜文種不信,最後被越王賜死。
因為有先見之明,范蠡逃到齊國,避開了句踐的誅殺,在齊國經營農業和商業,賺了許多錢,范蠡一生中發財的機會總共有三次,卻將錢財看得非常淡泊,身邊只留養老的金錢,其餘都分送給貧困的朋友,以及疏遠的親戚。
在陶邑定居後,范蠡自號陶朱公。另外有一種說法,說他改名換姓時,想到自己是從越國逃出來的,故改姓為陶,陶與逃同音;自己曾任高官,時常穿紅袍,故名朱;官位是公爵,所以就叫陶朱公。
范蠡能致富又能散財,因生前廣散金錢幫助朋友與貧困之人,後人便奉祀為財神。因為衪與比干生前是文官,所以後人就雕刻文官打扮的神似供奉,祈求衪們心懷慈悲、賜財於民。
武財神指的是 玄壇元帥趙公明及關公,此二神已有專文介紹,不再贅述。至於流傳民間的「五路財神」,即趙公明、財寶、納珍、招財、利市等五神。此說出自《封神榜》,因姜子牙封趙公明為正一玄壇真君,率領四位正神,迎祥納福,手下四神為「財寶天尊蕭昇」、「納珍天尊曹寶」、「招財使者陳九公」、「利市仙官姚少司」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「利市仙官」,利市是大財神趙公明的徒弟,所謂「利市」,即走運,吉利之意,在商場上稱「討個利市」,即指買賣所得的利潤,《周易.說卦》:「巽為近利,市三倍。」「利市三倍」即是獲利三倍,做生意誰不想大發利市,所以利市仙官特別受到商人的崇奉。至於增福財神,傳為文武兩財神,另配有招財使者、利市仙官、進寶仙官、招財童子等。

祈福結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