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.05.19

福德廟 福德明王斗

       福德正神,一般稱為「土地公」,民間稱為「福德爺」、「土地公伯」、「后土」、「福神」或者簡稱「土地」,客家人則稱為「伯公」。土地公乃掌管土地之神,相當於古代的「社」,據《白虎通》云:「王者所以有社稷何?為天下祈福報功,人非土不立,非穀不食。土地廣博,不可敬也,五穀眾多,不可一一祭也;故封土立社,示有土也。稷,五穀之長,故立稷而祭之也。歲再祭之何?春求秋報之義也。」《孝經援神契》亦曰:「社者,五土之總神。土地廣博不可遍敬,故封土為社而祀之,以報功也。以句龍生時,為后土官,有功於土,死,配社而食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鄭玄注亦謂:「社,后土也,使民祀焉,神其農業也。」清人姚福均的《鑄鼎餘聞》一書則謂:「是天下之社神,通謂皆宜公,今訛為土地公爺。」可知現今的「土地公」信仰係由昔日的「社神」演變而來。檢視文獻所載,有關土地之神古已有后土、社神,以及後來的土地公等各稱,臺灣民間以其造福鄉里,德澤萬民,因此尊稱為「福德正神」。在大陸各地以稱土地老爺或土地爺者為多,在臺灣則習慣稱為 土地公、福神、伯公、福德正神、福德爺。書刻於石碑或木牌以為祭祀者,則以「福德正神」「后土」最常見;於寺廟多用「福德正神」字樣,在墳墓則用「后土」。

 

  土地公的信仰實源於古代君主所祭「天、地、社、稷」中的地衹及社神,係一種自然崇拜。向來天地之神,民間是不得祭祀的,而後土地公由「自然神」轉化為「人格神」,人們始為衪雕像加以崇拜。當土地公成為人格化的神明之後,土地公就成了「人鬼崇拜」,因此隨時代或地域的不同而姓名有異。稽考文獻所載,最早的 土地公可能是《左傳》昭公二十九年所言:「共工氏有子曰句龍,為后土。」演變至後世遂將有德性的人祀為土地公。人格化的土地公是誰呢?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,而流傳於臺灣民間的傳說甚多,就其傳說內容而言,被祀為土地公的人物主要有四種類型:其一義僕,相傳周傳時有一忠於職守的義僕,死後成為 土地公;其二善士,相傳昔日有一老翁精於農事,熱心指導鄉人,使家家豐收,死後人們為其立廟祭祀,並奉為土地公,如基隆七堵土地公廟即屬此類型之傳說;其三地方官,有功於地方之官吏,死後人們感念其政績德澤,乃為其建祠立廟,如臺北縣金山福德祠之傳說與臺中縣大甲福德祠之傳說,皆屬此類;其四后土,源於白髮老翁協助孟姜女尋亡夫遺體的故事,而後老翁成為墳墓守護神。土地公的來源很多,衪是一群善心好人的象徵,也是樂善好施、勇於助人的長者死後英靈的復甦。

 

福德正神聖誕為二月初二日

祈福結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