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曆:2020/08/30

南屏道濟古佛 登台

南屏道濟古佛    登台

詩曰:

生死苦海兩茫茫,沉迷欲染心顛狂,

不知死活猶未醒,倏忽眼前現閻王。

聖示:

哈!哈!老衲來也。

心驚膽跳不止,眾生欺善怕惡,諸生也是「欺善怕惡」,神威稍顯,諸生便亂了方寸。字也看不懂,口也唱不出,如此修道火候如何過三關九口?主席神威顯赫稍試,諸生其定未足,故也今日換老衲上台唱戲。

可見諸生依舊執著外相。神佛萬千,亦也一母之先天一炁所化,應時應運,下世度眾,各依其愿力、愿心度化一方,成就佛果,各顯神格神威,度化有緣。非 關老爺扶字難辨,亦非 主席字體飛舞,更非老衲寫字好看,全在諸生起心動念。見吾臨,則心寬鬆;見 關皇則心膽顫,同為神明,起心自見不同。

哈!哈!猶執外相,猶受境遷,心起分別,自然比較。莫說對神明有比較之心,那對一般同修凡眾,是否更加比較分別?比較分別則生喜、怒、愛、憎,此落陰陽二相。如此修心,必然墮入輪迴苦海,何時得以醒懺,超脫生死?

故今老衲嘆吟「生死苦海兩茫茫,沉迷欲染心顛狂」。莫說我已入道多年,無私無欲,老衲週三觀扶鸞,諸生依舊有私有欲,「欲」之不修不除,則為業因之根,起心之動,誰人無欲?非是無欲,乃無執見欲,喜、怒、哀、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中節之欲即是無執見欲,其欲之發,如天地自然,和氣臻祥,此欲可養生、可活絡、可法喜、可生生不息,除此之外,過之其欲,則為業因,則生煩惱,則障智慧,則入輪迴。欲之一字,甚為細微,諸生往往生而不覺。人生七苦皆一欲字,若修得無欲,則可離苦得樂矣!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愛別離、怨憎會,以上七苦,人人皆有,起於欲之一字。

若無欲起,何來生?然此欲起?無善無惡,生生之源。老者,老化隨欲,欲多則肉身負累加重,催老也!無欲則心靜自在,知足常樂,返老還童也。

病者以起於欲,俗云:「禍從口出,病從口入。」口腹之欲,病根之始,故也修道最重修口,去口腹之欲為第一關,此欲不去,其他欲望也難降伏。故儒宗正道超生了死,重於清口,口若不清,其身難清,其心難靜,其靈難凝,莫以為無所謂。哈!

哈!一試便知其心,人人欲往天堂走,不知清口難回天。死者老病之累,其欲之積,待身無法負荷則死也,其理甚易,孩童可知。

求不得者,為不足之感,一支草,一點露,人人應有者皆有,或多或少而已,多少亦由己前世因果福報或此生積德消業,莫怪老天不公,一切皆由己造。若其心修則智明,照破無明分別計較,此時何有你、我之別?何生多少之相?知足則多,欲滿則少,多少由心,心化萬千,修心無礙,則如老衲三千大千世界,盡在掌中。哈!哈!

至於愛別離、怨憎會,豈有如此巧妙命運捉弄人。愛者別離生苦,而怨者卻相會,豈有此理?哈!哈!此假相也,為眾生心遮蔽也。愛者、怨憎者,相見同機率,無有不同。不同者在爾心,同見十次遇愛者,心覺時光飛逝,稍縱即逝;怨憎者見之則煩惱失智、度日如年。愛者別離,甚有感痛徹心扉,怨者別離無知覺,不見為好。哈!哈!此愛別離苦怨憎會,苦也!是我心所生,若視眾生平等無礙,其心自然不受牽掛,逍遙自在。

諸生可有欲?心之牽絆者則為欲,發而皆中節則無欲自在。諸生明否?

老衲奉勸諸生莫有愛憎之別,此為輪迴種,此為是非根。眾人皆可愛,眾生皆堪憐,試問有何深仇大怨?氣得牙癢癢,此心何起?他人無干,我卻已傷身又造業,豈不愚顛?諸生呀!捫心自問,見某甲生不悅之心,看某乙心生不屑,遇某丙嗤之以鼻,有此心起,其道果難積。無謙遜心、無慈憫心、無佛心,不為修道人!自檢其心,自修其人,方可自度度人。

儒宗正道何以度人難成全?其因無他,皆在己心,自身修持不足,自心慈悲不力,眾生難生親近,大道欲起,人人皆從修己做起,道務自進,眾生自度。勉之!

諸身若得見眾人為菩薩,則成佛一半矣!哈!哈!

祈福結帳